玉米种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玉米种业健康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以来,我国培育了一批玉米品种,新品种的稳产性和丰产性得到提高,机收籽粒品种取得新突破,优质专用、绿色生态品种大幅度增加。品种呈现多样化,鲜食玉米成为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新亮点;高叶酸、高赖氨酸等营养强化品种已推向市场;优质青贮品种为调结构、粮改饲提供支撑,正由追求产量向更注重品质转变,全株优质青贮玉米品种成为奶牛养殖企业的重点需求。玉米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明显提高,由2010年的85%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近五年,玉米种质资源保护、挖掘、利用持续增强,基础前沿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现代育种核心技术加速创新与应用,品种创新能力和种业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加快了产业化进程。“十四五”期间,要强化玉米种源基础研究、核心育种技术自主研发、优异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融合推进玉米种业高质量发展。

  一、玉米育种发展历史脉络

  玉米(Zea mays L.)即玉蜀黍,亦称苞米、包谷、棒子等,分类学上玉米属于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一般认为,玉米祖先是大刍草,原产地在南美洲。考古学家们曾在墨西哥南部的特万特佩克地峡遗迹中,发现有最古老的野生玉米果穗。人们熟知的秘鲁,在印第安语中就有“玉米之仓”的说法。秘鲁的海岸附近至今还保存有古城遗址,在出土的陶器和建筑物上,嵌有大量的玉米籽粒和果穗图案。分析这些遗迹,考古学家们推测,南美洲最早的原有居民印第安人远在公元4000—5000年前就开始广泛种植玉米。公元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后,才开始正式有了关于玉米的文字记载,并由此向世界各地传播。随着16世纪世界性航线的开辟,玉米沿着三条线路从美洲传播到欧洲、非洲和亚洲。玉米传入我国主要有三个途径,其中最可能经陆路从印度或缅甸引入我国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种植再传播到全国各地。如今玉米已在除南极洲之外的世界各地广泛种植,主要集中在北美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和欧洲。目前全球有165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玉米,美国、中国、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玉米生产国,玉米已成为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加工原料来源。

玉米种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图1玉米的起源(驯化)中心及可能的传播路径(引自Vigouroux, et al. 2008)

玉米种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图2 玉米在中国的传播路线示意图

  (一)国外玉米育种历程

  玉米起源于南美洲,印第安人在长期种植过程中有意无意对玉米进行了选择。第一阶段主要是无意识选择,每年种植过程中自然选择穗大粒多的果穗留种,而且祭祀也需要美观、鲜艳、籽粒饱满。他们将玉米隔离种植,精心管理,认真选择,无意中使品种得到改良。第二阶段是有意识选择,主要为了不同用途而选择不同籽粒大小、颜色等,以及用于酿酒的特殊甜玉米等。印第安人是最早的玉米育种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玉米种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图3 古印第安人信奉的玉米诸神雕塑

玉米种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图4 墨西哥玉米地方品种(引自CIMMYT)

  国外正式的玉米育种经历了混合选择改良、杂交育种和转基因育种等阶段。

  1.混合选择改良阶段。1500年开始,北美洲就大量种植玉米,美国人对玉米品种进行了有意识的改良,主要方向是选择早熟、大穗和多穗,采用多个优良玉米自由授粉品种,经人工控制授粉或在隔离区内多代随机授粉并定向选择,选育出相对稳定的品种。到1900年前后,美国育种家开展了混合选择,逐渐选育出瑞德、克鲁格和兰卡斯特玉米综合种(选择多种优良的自交系或农家种,以杂交方法混合后,再通过改良用于生产的品种),这些种质资源成为美国和世界上玉米育种重要的种质基础。

  2.杂交育种阶段。Shamel于1898—1902年在伊利诺斯进行了玉米四代自交系(从一个玉米单株经过连续多代自交和选择分离出的性状整齐一致,遗传上相对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的研究后指出,自花授粉使产量明显降低,并提出利用自交和杂交方法进行玉米育种的可能性。Shull从1905年开始进行玉米自交系的遗传研究,于1908年第一次提出了纯系育种方法和选配自交系间杂交组合的基本步骤,从遗传理论上和育种模式上为玉米自交系育种奠定了基础。East(1908、1909)和Collins (1910)都进行了玉米自交系杂交育种的研究,并对杂种优势提出了一些理论解释。但因当时自交系产量低,所以认为在理论上玉米自交系育种是可行的,但从商品种子生产角度考虑是不适合的。直到1918年Jones提出了利用双交种的建议,才使玉米自交系间杂交种产生了商品价值,从而促使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生产和销售玉米杂交种子为主的美国种子公司的兴起,种子公司成为一种新兴的蓬勃发展的科技服务行业。H.A.Wallace于1926年建立美国第一家种子公司——杂交玉米公司,后发展为先锋种子公司。E.D.Funk于1927年建立了冯克兄弟种子公司,以后相继建立了其他一些种子公司,这些种子公司和一些种子生产农场在各州立大学和试验站的帮助下生产和销售杂交玉米种子,促使玉米杂交种得以迅速推广。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1960年之间,生产上种植的主要是双交种(由两种单交种杂交而得的杂交组合。)和一小部分三交种(三个血缘不同的玉米自交系先后经过两次杂交而形成的杂交种,可用(A×B)×C来表示)。1963年,当迪卡种子公司生产第一个单交种XL45的商品种子后,由于其高产性和整齐度优于双交种,各个种子公司相继育成一批单交种并迅速推广,取代了大部分双交种,成为生产上利用的主要类型。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单交种和改良单交种占88.4%,三交种占10.4%,双交种占1.2%,而后全部为单交种。




上一篇:经开区企业快讯|天隆科技基因多态性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
下一篇:浙江大学平渊合作中科院魏炜开发非侵入手段激